Aurora出生的第一週:

這週 原則上她是在醫院渡過的 頭幾天是和我在一起 母嬰同室

寶寶除了睡 一醒來就是立刻張著嘴要吸奶 我是親餵全母乳的

還好有選擇母嬰同室 所以她一醒來 動動手腳時 我就會醒來

然後看她的嘴唇一張一合有尋乳反應時 我老公就立刻從小床上抱她到我床上來躺著餵

所以她在我住院期間 都沒被餓到大哭大鬧 也都沒哭過 真的 情緒很穩定 

醫生護士都很稱讚我們

就是因為母嬰同室 所以她一有需求喝奶時 我就可以立刻餵她

而且我也能一直躺著 所以我自己休息很充份 沒腰痛

加上Aurora邊喝邊睡 所以她真的也沒時間哭哭

但也因為她邊喝邊睡 所以我不時要用手指碰碰她的下巴/耳朵/後背來催她繼續喝

否則她在出生第二天時 有出現結晶尿(血色的尿) 要再多喝點才會改善

但對新生兒來說 出生後的頭幾天有結晶尿(一種脫水反應而已)很正常 特別是母乳寶寶

只有持續餵寶寶 就會改善


但我出院的那天 檢出她黃疸值過高 快接近20

所以永和耕莘的小兒科主任決定留她住院

轉入新生兒中心(NBC, New Born Center)照紫光

在她住NBC的四天 我每天讓老公送母乳過去 我則是留在家休養

我在生產時流失的血比平均值多一點 有較嚴重的貧血現象

但抽血檢查後醫生評估暫不需接受輸血 先吃高劑量鐵劑+食補來看是否能改善


Aurora出生的第二週:

接她出院了 她也順便打了卡介苗和B型肝炎第一劑的疫苗(還好沒有任何不良反應)

此時的她黃疸指數是12 但她是全母乳寶寶 所以黃疸退得慢

加上她出生時 頭上撞出了一個血腫 所以在血腫在被身體分解吸收掉的過程中

黃疸情況是加重的 (這種血腫不可以揉哦 要讓它自然消失)

但只要持續喝奶 水份補充足夠 黃疸的疸紅素會慢慢退掉

母乳寶寶退黃疸的速度是比配方奶寶寶慢得多的 有時要花上三~四個月的時間

但有小插曲 就是她頭上的血腫在接她出院後的第五天突然變"高"

謹慎起見 我又抱她回永耕的NBC 她留院觀察了3天


這週我在養育寶寶上遇到了瓶頸 就是Aurora都邊喝邊睡

吸奶吸得很不認真 我每次餵奶都要花上近一個小時

不論我怎麼碰她 就是叫不醒 所以任憑我的奶量多多

Aurora就是喝不夠 喝不夠就會常常醒來要喝奶 不然就是一直哭哭

可以她一吸到乳頭 就會馬上睡著.....><"

一天又要餵個8-12次

搞得我每天只睡3個小時左右 好累 貧血也還沒完全改善 好暈

這週 是只要她哭 我也跟著哭的痛苦的一週


Aurora出生的第三週:

她似乎能比較努力吸奶了 但我仍要花上一小時左右來餵她

我仍然睡不夠 但貧血有好轉了

這週她在喝奶時會發出唏哩呼嚕的聲音+打噴嚏次數變多

我怕她是感冒了 所以決定帶她回永耕去看醫生

加上這週起 她睡得不好 睡著後 會手腳揮動得很厲害+大哭大叫的

後來看了醫生後 發現喝奶時會發出唏哩呼嚕的聲音+打噴嚏次數變多是正常的

打噴嚏是她在適應這個髒亂台北的空氣

只要沒流鼻水沒發燒 就OK

至於睡著後的手腳揮動得很厲害+大哭大叫情況 也是很正常的 

醫生就很高比例的新生兒在三週大~三個月大的階段都會這樣

但要確定是否是腸絞痛(colic)的情況 Aurora是有點脹氣而已

有拿點藥粉回家吃 我就是在餵奶前用我的小指沾上藥粉 抹在她嘴裡 然後再餵奶

藥是無味的 我試吃過了

但醫生說我餵奶花的時間太長了 這樣下去我會很痛苦

所以永耕的母乳衛教師開始不時打電話給我

重覆教我親餵要注意的事情

我就學起來 只要Aurora頭5-7分鐘吸得認真 其實她就是會飽了(加上我奶量夠多)

約10分鐘後(她會含著乳頭睡)我會帶她去換尿布 讓她清醒點

然後拍拍背 就讓再喝另一邊 約5-8分鐘 她自己就會吐出乳頭(徹底喝飽的意思)

接著她就會醒來玩一玩再睡 或直接睡著 直到下一餐才會醒來

不過半夜她哭得很厲害 怎麼哄 怎麼抱就是無法入睡

有連續4晚我都是整夜沒闔眼

這週 仍是只要她哭 我也跟著哭的痛苦的一週


Aurora出生的第四週:

可以算是稍微苦盡甘來的一週(才怪 未來只會有更多的挑戰)

她在白天到晚上11點前 會偶爾醒來玩

平均每天會醒來4個鐘頭左右 比上週之前清醒時間長了

這樣一來 她入夜後就好睡多了 我很少需要一直抱著哄入睡

半夜也幾乎可以只餵一次(她會狂喝 喝很飽)

而尿布 除非她真的soil自己(拉很多啦) 否則不必換尿布(有本英國的育嬰手冊這麼寫的) 

一換就會很容易讓她哭 一哭就要再費一番功夫才能讓她再入睡了


呼 新生兒的第一個月 就在我辛苦地獨自摸索中結束了

很累很累 但值得 因為她很可愛(我自己這麼覺得的啦)

我也發覺 我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愛 可以給她


至於可憐的我在月子期發生的慘事 下篇來做分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 Aussie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